,这干饭确是拉嗓子,比药丸还难以下咽。看小菊和二丫都吃的津津有味,甚至于还对能吃到干饭表示很是欢喜,想来这饭对于两姐妹来说,应属于加餐了吧。
如此,李晓庭虽是吃的痛苦,却不好说什么,何况自己是真的饿了,勉勉强强将一碗饭吃完,虽肚子还饿着,却不肯再吃第二碗。马小菊想了想,跑进屋子,出来时手里拿着个卤蛋,正是她们所剩的最后那个:“你吃”
李晓庭也沒推辞,她是真的饿了,何况要对这两姐妹好,也不在这一时,她的箱子里可有不少好东西,她也会努力赚钱,以后让这两姐妹天天能有白米干饭吃。
想她和她们素不相识,两个小姐妹却愿意收留她住下,还能把不舍得吃的饭食分她一碗,且她的皮包里有许多好东西,两姐妹都是看到了的,她跑去发了一上午呆,皮包和箱子都还能好好的呆在床上,可见两姐妹品行甚好。好人,总是应该有好报的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次写文,希望多多指教,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小菊讲故事
小菊今日还是要脱谷粒,而二丫却拿个小竹蓝在小河边挖野菜去了,一个离村子有些远的小家,且家庭成员只有两个小姑娘,如此其怪的事,李晓庭自然是要好好打听的。
她搬出另一只小凳子,坐在小菊身边学着小菊的样子,拿一把稻子,把有谷的一头对着前面的一个长条石头上摔打,小菊看了,便叮嘱她手捏稻草离谷近些,那样省力,要捏紧,否则手会起泡,把谷摔干净,不可浪费。
李晓庭一一照办,很快便上了手,待熟练些后,便同小菊聊起天来。
原来这个小家只有姐妹二人是小菊母亲的意思。
小菊的爷爷是正正经经的老农民,辛苦干了几十年,给家里挣了二十几亩田地,一头牛,条件也算是这个村里比较好的人家,于是便把自己唯一的儿子送去念了两年书。
奈何儿子不是读书的料,在外念书还把心给念野了,不愿回家种田,整日往福河镇上跑,说是要学着做生意,老人家也希望儿子能脱离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便由着他去了。
只是在儿子的婚事上坚持让他娶了个人高马大力气大的农村女子为妻。想着若是将来儿子在外学生意不成,回来种田也好有个好帮手。
小菊的母亲娘家贫苦,自是很满意这桩婚事,要了三两的聘礼便嫁了过来,三两银子都留给了娘家人,只提了个装衣服的包裹,连一件嫁妆都没有,嫁过来后,很是被村里的长舌妇嘲讽了些时候。
不过小菊的母亲很是能干,力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