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府有可能组织大军从许州直接北上。
前期除了重点安排将吏家小先行北撤外,大规模的民众迁徙还没有进行。
而目前河洛兵马都总管府在洛阳以及周边孟津、偃师、巩义等属县,总计仅有四万兵马堪称精锐,都还主要驻扎在伊阙、大谷、轘辕三地,与司空府在京西、河洛行营主力对垒。
目前以汝州为中心的河洛行营,虽说已经完成集结五万战兵、五万州府守军,但倘若想从正面强攻曹师雄花费数年之久,依山河之险在伊阙、大谷所建设的防御体系,也是极其困难的。
除了攻城拔寨作战可能会旷日持久,付出的代价也将是相当惨重的。
而在伊水河上游秘密建造能强行拖拽过险滩的平底战船,就是为了这一刻,为了趁敌军在洛阳城腹心之地兵力空虚,直接将成千上万的精锐马兵经伊水河,投送到伊阙关以北。
伊阙关不仅距离洛阳城更近,同时也是洛阳城正南门户。
曹成总计率两万战兵驻守伊阙,其中主要驻扎于东岸香山,而轻于西岸龙门山。
这主要也是河洛诸将认定南朝在伊水河之上没有船,以为伊水西岸河谷受到的威胁要小得多。
除此之外,守军在伊阙关、伊水以东的驻守部署,也有南重北轻的特点。
最南侧的伊阙城,曹成直接亲率一万精锐驻守,而伊阙城以北、伊阙东岸河谷里的守军仅有六千,还分散驻守在七八座寨垒之中;东岸河谷最北侧的岐风寨战兵更是不到千人,其他则是押送粮秣、充当苦役的辎兵、民夫。
河洛兵马都总管府也没有专门发展水军,在偃师、孟津的两支水营,总计编不到两千兵马,平时主要也是在伊洛河下游及黄河上缉私捕盗。
而此时仅有的水营力量,也都集中到孟津、偃师以北的黄河之中,与上千艘征没而来的民船,准备赶在黄河冰封之前,先渡一批军民、驱口北上。
百余战船顺流而下,守军在伊水之中仅有十数艘传递消息的轻型哨船,二三百人马,匆匆乱射一通,就狼狈往下游洛阳城方向逃去,完全不敢在伊水之上停留纠缠。
半个时辰后,百余战船就绕到岐风寨以北,往岸边靠过来。
此时仅有数百兵马从岐风寨杀出,意图拦截战船靠岸。
平底战船除了乘风破浪的速度较慢外,有个好处就是可以直接靠到河滩上。
成百上千甲卒,不等放下栈板,就直接跳入浅水里,涉水抢滩登岸。
一时间箭矢飞射、刀矛相击,将数百守军击溃后,又将数十辆精铁盾车经栈板拖上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