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没有结果甚至还不为大众所理解……这时期的百姓许多人都处于麻木状态甚至还被所谓的“曲线救国”理论蒙蔽,反把爱国知识份子视作异类。
让王学新感到欣慰的是,史上这些爱国青年大部份终其一身都没能找到强国的答案,现在王学新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这时倒是苏教授自己收拾好了情绪,他偷偷抹了一把眼泪带着些有尴尬对王学新说道:“团长您瞧,我这岁数大了就变伤感了,差点耽误了正事!咱们闲话少说,开会重要!开会重要!”
王学新点了点头言归正传:“同志们!这次我们又在葫芦岛打了一场大胜仗,这跟我们研究所做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请允许我代表所有战士以及百姓向你们表示感谢!”
说着王学新起身向在场的研究员们敬了个礼。
会场里响起了一片掌声。
不过研究员们却不敢领这个情:
“团长!这都是咱们应该做的,谢啥呢?”
“对,能打败鬼子咱们就高兴,咱们的努力和辛苦就值!”
“咱们还要感谢在前线作战的同志们呢!”
……
这时代的战士很淳朴,他们心里其实没有多想什么,就只有一个目标将鬼子赶出家门。
至于荣华富贵或其它的什么,他们连想都不敢想。
王学新微微点头,接着说道:“但是,这一次战斗还是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我们在葫芦岛方向的反舰飞弹数量太少,以至于鬼子的舰队能全身而退,这对我军将来的作战依旧是个很大的隐患!”
“我同意团长的说法!”苏欣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我军战机虽然先进,但它们始终都是陆基战机,因为航程问题不可能深入海洋作战,‘歼1’就不说了,航程只有1000公里基本无法与海军协同。即便是‘歼2’1700公里的航程,只怕也很难支援300公里外的海军作战!”
苏欣这话就让研究员们感到奇怪了。
“苏厂长!”陈杰风打断了苏欣的话:“这不对吧,‘歼2’航程1700公里,增援300公里外的海军不是绰绰有余吗?”
苏欣指着墙上挂着的地图分析道:“同志们你们看,我方海军如果在300公里外的位置需要我军战机保护,‘歼2’的确能飞到海军上空提供保护,但这并不意味着鬼子恰好就会在这时候赶到并发起进攻……”
于是研究员们就明白了,“歼2”到达海军上空时需要巡航等待,即便1000公里的燃料够“歼2”巡航一小时,但一小时后“歼2”只能返航……实际上远达不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