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要发给他们当工钱和奖金的。”
薛向补充道:“根据我们的观察,其实同样的土地,交给地主种,产量是要更高,因为他们拥有更好的农具和肥料。”
文彦博道:“虽然如今工商业发展不错,但农夫还是大多数,倘若太多农夫无地可种,也会引发国家安定。”
吕惠卿道:“地主也得雇人来种地,而且如今雇农的工钱可也不少,这主要是因为如今大臣、官员都得去买粮食,而粮食署也只是适当平衡粮价,不会与粮商争抢买卖,种出来的粮食,肯定不愁卖。”
薛向道:“这也是目前农具买卖上涨的原因之一,正是因为雇农不便宜,于是这些大地主愿意花钱购买更精良的农具。
许多农夫索性就去作坊,或者自己制作精良的农具卖给这些地主,还有不少人,则是从事制作肥料的买卖。
去年的报刊上都有刊登,有个农夫种了一辈子地,是越种越穷,后来凭借自己的经验,将自家仅存的十五亩田地卖了,去从事肥料买卖,如今又置田五百余亩。
如今土地兼并,至少在京畿地,已经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
“好好好!”
赵顼乐得是嘴都合不拢了。
文彦博、司马光他们也没什么可说的。
兴致颇高的赵顼,还不愿意回宫,沿途见到一间学院,听闻是事业学院,于是顺道过去看看。
结果来到学院,只见一群老师坐在院内晒太阳,喝茶,未闻有读书之声?
今儿是放假吗?
那老师坐在这里干嘛?
那几个老师一看皇帝来了,吓得人都快没了,赶紧过来行礼。
王安石很是纳闷地问道:“怎么没有个学生,我记得去年年末来此,尚有百余个学生?”
那院长道:“回王相公的话,那些学生全都被招走了,要等到今年下半年,才有下一批学生进来。”
司马光听着好奇,“按理来说,这边毕业,才有新生入学,既然下半年才有新生到来,也应该是下半年毕业。”
那院长道:“甚至有学生才读了一年书,就被招走了。”
赵顼好奇道:“这是为何?”
那院长忙道:“回陛下的话,这主要是因为各行各业都急缺会识数认字的人手,尤其算术方面,别说学生,甚至有些算术老师都跑去解库铺干活了。”
司马光皱眉道:“那如何能行,学生未有成才,就送出去,将来也难更上一层楼啊!”
那院长道:“这我们也没有办法,读书是要钱的,他们也想早点出去干活,为家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